近日,医院在杨浩主任和汪祥海主任的带领下,其团队成员蔚有权、王劲风等主任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全国首批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指导下高密度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这例手术的圆满完成,医院房颤综合治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先进和精准的房颤治疗新选择。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55岁的患者,2年间反复发作活动后心慌心悸,影响睡眠。且于21年因肥厚性心肌病行室间隔部分切除,心功能不佳,心脏超声提示:双房扩大,LA53mm。考虑到病人手术复杂,心房过大,术中需要对病人心脏进行精准建模和高精密度标测。杨浩主任团队决定采用业内最新的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为该患者实施高密度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其整体发病人数已占全社会人口的2%~4%,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人,房颤发生率已高达10%以上,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高密度标测指导下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当前先进的房颤治疗方法之一。作为手术中的重要一环,术者需要通过标测诊断导管快速构建清晰的心腔模型,并通过各类电位信息的记录,来准确寻找消融靶点,为手术的高效开展保驾护航。
作为新技术的率先使用者之一,王劲风主任在术后表示:“Octaray(星型标测导管)提供了一种快速标测、提高准确性并增强标测点密度的有效解决方案,能识别引起复杂心律失常的触发因素。该标测导管与以往的导管相比,分支更长,且更加柔软,导管贴靠顺应性更强,获得更精确的心脏模型;其次,由于Octaray(星型标测导管)电极数和采点容量的增加,有较高的标测点密度,提高了标测分辨率,便于快速准确的识别信号,相信在复杂房扑中应用会更能解决标测问题。“
近年来,医院心脏电生理团队在杨浩主任的带领下发展迅速,在心律失常患者的诊疗,随访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房颤,室上速,室早等心脏射频消融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和理念在临床的顺利使用和普及,相信医院将在技术和疾病管理模式上继续寻求创新和突破,不断提升房颤综合诊治和管理水平,为更多百姓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