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山医院专利转化位列全国第二,今联合上海 [复制链接]

1#

上海产医融合再有新突破。今天,医院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21医院的系列专利转化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加快上海的产医融合步伐,为建设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夯实基础。

据悉,这21项签约项目涵盖肝癌、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扩张性心肌病等领域的检测试剂盒,以及消化内镜器械改良、血管外科球囊穿刺针、心胸外科手术器械、皮肤硬度传感器、睡眠呼吸监测用鼻气流导管、肿瘤穿刺活检器械等医疗用品的创新研发,医院肝外科、心内科、内镜中心、血管外科、急诊科、呼吸科、心外科、皮肤科等专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医院与上海优秀企业精诚合作,共同建设医企结合创新转化平台,围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布局,调动和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以推动医疗技术研发和临床转化,为中国医疗乃至世界医疗的发展作出贡献。市科委主任张全表示,“这次签约医院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上海市产医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医院代表上海参与全球医学科技创新高水平竞争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医院申请专利项,授权项,转化83项,转化金额近万,37个转化项目有后续支付或产品销售额提成,专利转化率位列全国第二。

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院企合作的创新模式,积极推进临床研究转化和科技创新,多医院科研产出排名第一,尤其在重大疾病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盒、药物研发和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

“医院已将创新常态化,每年举办复旦中山专利沙龙,为‘医护发明家’和优秀的创新企业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医院汪昕书记介绍。此次系列专利转化签约就是第三期复旦中山专利沙龙的“重头戏”,创新成果将在不远的将来一一落地,在现实的临床诊疗服务当中造福更多病人。

迄今,医院已完成的转化项目包括中山-联影合作完成了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樊嘉院士团队研发的首个cfda批准的核酸类肝癌体外诊断试剂盒,建立了肿瘤个体化精准诊治体系;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制出首款国产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让“中国心”打破了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敏表示,此次与医院就21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顺应“十四五”期间医药行业将进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格局,上海医药希望通过孵化有临床转化潜力的专利项目,加大上海地区创新引领力。

当前,医院已被列入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名录,打造上海市产医融合示范基地。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表示,“在产医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基础上,医院致力创建出全新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和诊断技术领域研究平台,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协同创新,加速创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转化。”

            

本文作者:顾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