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猝死——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对它并不陌生。
尤其是近些年来猝死年轻化的问题频现,让越来越多的人为此焦虑。
在我国,几乎每分钟都有人猝死
其实,猝死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猝死指的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这里的短时间一般是指在急性发病后至一小时内,最长不超过6小时。
在临床中,猝死往往被分为两类——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比更高。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
相当于每天近个人发生猝死,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原因猝死。
但是,抢救成功率不足1%。
中青年猝死问题更严重
由于心源性猝死多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冠心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脑中风和心衰的病人更容易发生猝死。
因此,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老人更易中招。
但从近几年的猝死数据统计来看,年轻人在猝死人员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01
压力太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导致人群中潜在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
诸如加班、过劳、抽烟、喝酒、熬夜等在内的不良生活习惯,最终使得心脑血管疾病走向年轻化。
其中,尤以IT程序员、医生、企业高管、运动员等职业多见。
02
患病而不自知
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人往往会更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即使有些不舒服,平时也很少进行用药、检查等健康维护,这使得不少中青年人心脏很可能很早就出现了问题,但自己不知道。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依然加班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同给本来已经虚弱的心脏施以重拳。
猝死来临前,有明显提示
虽然猝死出现时速度迅猛,但事实上,在它来临之前,往往会给出很多提示信号!
01
近期频繁出现胸闷
如近期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就要高度小心冠心病。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就有可能诱发猝死。
02
频繁心慌
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它的出现多与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
虽然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引发猝死,但频繁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可能会发展成室颤,若不能及时抢救,同样有猝死风险。
03
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它的出现可能与某些致命的心脏疾病相关。
04
无缘无故感到疲乏
排除体脑力消耗、睡眠不足、生病等因素,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疲惫、乏力,并伴有胸闷、水肿等,应警惕心肌病或心肌炎的可能。
05
不明原因的胸痛
多种致死性心脏疾病都会导致胸痛,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症状,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06
眼前发黑或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或心房颤动的患者,一旦有眼前发黑、肢体麻木等脑卒中的表现,医院就诊。
07
大汗淋漓
部分疾病发作前,如心肌梗死、低血糖等,身体某些部位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脚掌等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
如何预防猝死?
01
远离猝死诱因
诸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轻微外力作用、感染、过热过冷等。
02
改变不良工作习惯
少熬夜、不过劳,保障睡眠充足。
03
定期运动
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机能。
04
健康饮食
戒烟戒酒、饮食清淡、低油低脂,多食用绿色蔬菜、水果。
05
学会释放情绪
培养自身爱好,压力来临时,找到释放途径。
06
保持乐观心态
减轻烦恼,避免焦虑。
07
随身携带药品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此外,冠心病病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药。
08
定期体检
预防大于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