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喝出心衰肾衰,甚至死亡这种饮料多喝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作为一名

专业的社畜

应该都有类似体验:

每天上班

屁股就像焊在工位上

甲方爸爸说

方案还是要再改一下

爱画饼的老板说

项目很大你再忍一下

加班、熬夜、再加班

熬夜、加班、再熬夜

......

但人不是铁打的

累了,困了,怎么办?

有经验的社畜表示

当然是:

喝**特饮功能饮料!

据说

不少熬夜加班的人

就是靠着功能饮料“续命”

累到不行的时候

就喝上一两瓶功能饮料

喝完后,好像真的

但没想到的是

还有人竟因此“送命”!

这到底是咋回事?

功能饮料还能不能喝?

《英国医学杂志》刊文称,一名21岁壮小伙,拿功能饮料当水喝,喝出心肾衰竭,医院ICU。

“患者没有心梗、心肌病等导致心衰的常见病因。其次,没有摄入其他心脏*性物质。最关键的是,出院后,他停止饮用功能饮料,心功能出现明显好转。综上,我们可以认为患者进ICU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过度摄入功能饮料。”文章解释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一名40岁男子突发心脏病死亡。调查显示,该男子每天上夜班必喝大量功能饮料,死亡当晚喝了至少4罐(mL/罐)。

美国《纽约时报》也报道说,近年来美国发生了好几起消费者饮用能量饮料医院的案例。

功能饮料,就是指那些通过调整饮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饮料。

一般功能饮料的主要作用是抗疲劳和补充能量。

据了解,功能饮料中含有牛磺酸和咖啡因,这些成分是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反应力的主要有效成分。

的确,每天适量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根据推荐摄入量,咖啡因每天的安全摄入量不得超过毫克。

但如果摄入太多,就可能导致咖啡因中*,引起失眠、头痛、易怒、暴躁、肠胃不适、心悸和肌肉颤动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话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平时喝一罐功能饮料,一般来说达不到引起咖啡因中*的量,但如果每天都喝,或者一次喝得太多,就可能引起不适的症状。

另外,也不能说咖啡因是功能饮料带来威胁的唯一原因,除了咖啡因,一般的能量饮料中还含有很多其它的成分,据报道,对这些成分安全性的研究目前还不够。

除了咖啡因,让功能饮料更好喝的“功臣”,还有大量添加的糖。

mL饮料中的糖含量超过7.5g,即为高糖分饮料。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对10款功能性饮料进行比较试验,发现9款含糖量超10g/ml,平均含糖量为11.7g/ml。其中有一款维生素饮料含糖量为75.5克/罐,饮用一瓶,摄入糖含量就超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上限。

近些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仅年,中国就有近1.3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甜饮料导致的冠心病和糖尿病;~年间,全球增加的冠心病死亡病例中,中国占了约38.2%。

年,一项对超过10万人进行近30年的观察研究再次确认了含糖饮料的危害,喝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相比每月喝的量少于1标准杯的人,每天喝超过2标准杯的人,死亡风险提高了21%。

减少甜饮料摄入,每年就能潜在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

过量饮用对心脏等器官不好的饮料

目前来看,与功能饮料相关的负面案例大多都是过量饮用这类饮料引起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平时不要经常喝功能饮料,特殊时期每天最多喝一瓶,如有不适应该尽快就医,避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另外,16周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喝功能饮料,过量补充这些成分,反而会使孩子身体调节紊乱。

同理,孕妇、哺乳期妇女再加上对咖啡因敏感的人也尽量不要饮用。

年,《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一项18~40岁者的研究显示,饮用功能饮料后4小时,受试者心率明显加快,血压显著提升。

研究人员建议,公众应该意识到功能饮料对自身健康的负面影响。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获得性长QT综合征、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

另外,在一些娱乐场所,有些会拿酒和功能饮料来调配鸡尾酒的喝法,其实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酒精也有兴奋作用,和功能饮料一起喝入身体,共同作用,更容易引起不适症状。

而且,这样的做法往往有更好的口感,会让人喝更多。

因此,虽然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对功能饮料的敏感程度不相同,但是如果不是实在需要,还是尽量少喝或不喝功能饮料。

国标规定,运动饮料的营养素及其含量要能够适应运动或者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换句话说就是它的营养素是有明确的指标范围的。

市面上的功能饮料有很多,比如有一类是“维生素饮料”,但他们的钠含量一般很低,无法满足运动饮料最低钠含量。

还有一类是“能量饮料”,大部分添加了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主要是为了提神醒脑,但饮料糖分和盐分往往非常高,运动的时候会影响水分吸收。

那要怎么选运动饮料呢?最重要的是看营养成分表:

第一是看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的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建议在5-9g/ml之间。

第二是看钠、钾的含量。钠含量要在5-mg/ml,而钾的含量没有强制要求标识,可以通过配料表判断有没有添加。

满足这些条件的饮料,才是更适合高强度运动的运动饮料哦。

编辑:梁杰祥责编:赵莹

来源:科普中国、健康湖北、医学界、盖得排行等

审核:苗景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